慈爱心灵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10839

【白话广播讲座笔记】第28集 - 佛言佛语摘录(附-复习题)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0-6-10 07:44:2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【白话佛法广播讲座笔记摘录】

第28集 - 不离自性无罣碍



本集视频


【看师父白话佛法录音开示】

视频合集


《初学答疑群》扫码进入
《Whatsapp学习群》<<<点击进入
如微信点开,选择右上角“浏览其中打开”

【最新发布】提取群-非法布施
欢迎愿意遵守群规的师兄

《每周四,日19点周三早6:20周六13点共修》



戒定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菩萨身,要住心观境,你心定得下来,就住在你的心里了,你才看得到自己安静不安静。…看到自己的心境,看到外面的环境静下来你才能解决问题。所以看住你们的心要清净,不要把自己的私心放在心中。

GB-28


不能离体说法。离体是什么?不能离开自性来说法,因为如果你离开了你的佛性和本性,你来说法,这样的话你就著相了。著相是什么?你没有秉公,你没有实事求是,你没有把人家看成菩萨。

GB-28


我们做人自性不能迷——自己的本性不能迷惑。你们要记住,如果迷惑的人,自性迷惑,这个人就会贪瞋痴慢疑

GB-28


做错事情还要去弥补,还要去解释,这就叫愚痴。…你已经做错事情,你为什么还要解释?做错事情赶快要越过障碍

GB-28


一切佛法,其实都是从自性开始应运而生的,你想想看,你们没感觉你们会学佛吗?自性。对不对?你自己本性里有佛法,你一磕头一学,你就好了。所以应运而生。

GB-28


心地无非自性戒,就是说如果你的心里没有是非,你的本性实际上就在守戒。…所以菩萨叫我们连“是”都不要,你就没有“非”了。…心中无是非,就是无痴心无罣碍

GB-28


只有忘记过去才能接受未来。…做人,师父跟你们讲,你们一定要懂得,心中无罣碍,不要去记这些事情,没有什么好记的,心地无乱汝心不乱

GB-28


佛法叫以佛立人,就以佛的榜样来做人,这个很重要,以佛立人,学悟道。所以做人不要太自以为是,很多人经常把自己看得太高,看得太低,看的未来,看的什么……全部都是因为他看不到真相,看不到真相是什么意思。

GB-28


自己的知见,自己的知见是什么?你自己到底知道多少,见到多少?你如果认为自己有知见的话,你就是无明,如果你觉得自己还没有知见,你去无明”。…如果你今天觉得自己很不懂,跟谁都好好地学,三人之中必有我师,十步之内必有芳草,你用这种心在学习佛法 在做人,你定会成功的。

GB-28


山外有山,天外有天,好好放下自己的身段好好学,所以开悟即涅槃。一个人想明白,开悟了,就涅槃了。涅槃并不是说死了,涅槃是永生,涅槃就是永久地开悟,不会死的,人不会死的,永久地开悟,他的精神不死。那么怎么样来开悟即涅槃?就是要永远知道自己知见无

GB-28


要随机度化众生,随机度化众生是什么?有机会了就去帮助别人,有机会了就爱护众生,就是这样。众生在学佛当中悟性不断,其实他们悟性都有的,你有时候跟他们一讲一点拨,他们就能开悟梦醒

GB-28


对家里的孩子,我们对他们的教育,都要教育成不贪不争,每个不要贪和争。

GB-28


我们经常说“上游”,上就是往上走,游就是过去说我们游走于世界,游僧就是这样,到处去弘法,就是到处去游走,高境界的游走就叫上游。…有一句话叫“力争上游”,其实是佛经里来的,有的时候连自己为了今后将来,你想怎么样怎么样,你都不要去想,那么这个就是在空性当中自然地上游

GB-28


返回上一篇

学习下一篇


或者

一起来复习

边听边看边填空

建议对照文字,并手写于纸上便于记忆



戒定慧要心地无乱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菩萨身,要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,你心    得下来,就住在你的心里了,你才看得到自己安静不安静。所以人家经常对发脾气的人说,“哎,安静,安静,安静,你坐下来,坐下来”,住了,看见了吗?对不对?“哎,你定下来,你心定下来,不要,不要急,不要急。不要急”,是不是            了?坐下来之后慢慢想一想,没那么严重吧?没那么可怕吧?          了吧?叫住心观境。看到自己的          ,看到外面的               下来你才能           问题。所以看住你们的心要            ,不要把自己的          放在心中,去跟别人说法,你看很多人,去帮助别人都有目的的,为了讨好别人,或者他是有什么利益你可以得到的,或者他因为有钱有名有利,因为有些人去帮助别人,因为人家对你有利益。

 
所以你帮助别人,如果今天对你               的人,你肯帮助吗?所以我跟你们讲,           千万不要男的去帮助女的,女的去帮助男的,因为你对异性有好感的话,你会大打折扣的,你会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的,听得懂吗?当然了,我有一个条件,也就是 你如果头发花白,六七十岁的老妈妈,应该好一点,越老越难看,越度人没问题。觉得自己还有几分姿色的话,不要去度男孩子。真的,我跟你们讲,度到后来没           
的。


不能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,离体是什么?不能离开           来说法,因为如果你离开了你的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,你来说法,这样的话你就           了,著相是什么?你没有           ,你没有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,你没有把人家看成           。你只是看成他有钱,你只是看见他长得好看,我愿意度他,只是因为他是我的孩子,那人家不是你的孩子,人家的孩子受伤 你不痛啊,就是这样。所以我们         自性不能迷,自己的          不能迷惑。

 
你们要记住,如果迷惑的人,自性迷惑,这个人就会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,什么都来了,贪瞋痴慢疑。大家知道是什么吗?     ,你说一个人贪起来魂都不见了;      ,恨起来越想越恨,越恨越要想,越恨越要想,越想越恨,恨恨想想,你这个人一辈子就是活在恨当中。     ,做错事情还要去弥补,还要去解释,这就叫愚痴,大家听懂吗?


你看看你们很多人傻得不得了,就喜欢解释,不停地解释。解释就是:把一个已经臭的东西,还要把它扒开去介绍,说这个不臭的。你已经做错事情,你为什么还要解释?做错事情          要越过          ,你看有的人傻不傻?一见做错事情,不停地去讲去解释。人家跟他说,“你为什么拿他东西?”你讲一句,“哎呀,对不起,我真的没有感觉,我不知道。”“你知道吗?这是偷啊!”“哎呀,对不起,我真的以后当心了。”那这件事情就过了,“我偷过吗?你去查查我过去偷过没有,你以为我会偷吗?”弄得全工厂全知道他偷这样东西,然后人家就讲了,有的人说他是偷,有的人说他没偷,有的人就说他是有意的,有的人说他无意的,你讲得清楚吗?去解释,有什么好解释的,对不对?
 
师父跟你们讲,要你们要懂得,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地去弘法,要懂得自性              。所以一切          ,其实都是从自性开始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的。你想想看,你们没感觉你们会学佛吗?自性,对不对?你自己本性里有          ,你一磕头一学,你就好了,所以应运而生。所以心地无非              ,就是说如果你的心里没有           ,你的本性实际上就在           


所以菩萨叫我们连“是”都不要。比方说,这件事情是这样的,因为你有一个“是”,你就会找“非”,对不对?你比方说这个事情,这个老妈妈在这里做饭,你看见她那个手拿到菜里去了,你如果心里没有“是”——这老妈妈是对的还是错的,那你就没有是非,对不对?那么你今天心里说:“哎,她这错了嘛”,就是“非”。“哎,她手弄到锅里去,可能是拿什么东西出来吧?”哦,这是“是”的,“不对啊,她这个手为什么直接进去啊?”你是非到了你的身体上,到了你的脑子里,你就搞不清楚,你开始糊涂了。


如果你跑过去直接看一看,一看老妈妈戴着手套,你马上又不讲话了吧?因为你眼睛看见的,不一定是           的东西。所以菩萨叫我们连“是”都不要,你就没有“非”了,所以心地无非自性戒,你的本性就守戒了。不要去管啊,心中无是非,就是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     。无痴心,无罣碍,愚痴,你们知道吗?傻得不得了的人叫愚痴,罣碍什么?一辈子              ,把小时候那些事情全记在心中,你说你把1953年,1962年、1978年,你把哪一个年里边你曾经受过的痛苦,或者被兄弟姐妹,或者被人家忌妒 被人家挤,你全部记住,你说你这个人怎么活?

 
只有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你才能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。所以师父叫你们心中无是非,无痴心、无罣碍。不会罣碍,那么这就叫什么?叫做智慧,称作为          。所以         ,师父跟你们讲,你们一定要懂得,心中无罣碍,不要去记这些事情,没有什么好记的。          无乱,汝心
           ,就你的心           了,本性啊。心地无乱,汝心不乱,你的心不会乱的,那么这叫              。所以你看一个人如果坐在那里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,不发脾气,一直           ,这个人自性定;这个人动不动不开心,边上这个人,“哎哟,怎么搞的?有点味道,哎哟……”这个人烦了,你说这种人没有啊?坐没坐相,站没站相,坐嘛坐不住,定嘛定不住,嘴巴叽哩哇啦要想讲,讲又讲不出来,这种人就是心定不下来。


所以佛法叫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,就以     的榜样来做人,这个很重要。以佛立人,学            ,所以做人不要太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,很多人经常把自己看得           ,看得            ,看的未来,看的什么……全部都是因为他看不到            ,看不到真相是什么意思。你比方说你今天再好看,你看到真相,就是你以后,也会跟白发老妈妈一模一样;你今天再有钱,你可能以后也会没钱,你今天身体再好,你像老妈妈老伯伯身体不好,走不动了,你哪一天你也会走不动,这种人叫看到真相。


你今天看不起这个老妈妈,看不起这个老伯伯,走路,你看走得这么慢,在后面跟着难受,我告诉你,你终有一天被人家一推就推倒了。这种就是看不到          的人,听得懂吗?师父教你们,菩萨教你们,就教你们什么事情要看到真相。你去跟老妈妈,觉得她很碍你事的时候,或者老伯伯碍你事的时候,实际上,你想想你终有一天,你可能还不如他们呢。你看看,很多老伯伯活了这么大,很多老妈妈活到七八十岁了,对不对?

 
所以要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,自己的知见是什么?你自己到底知道多少、见到多少,你如果认为自己有知见的话,你就是           ;如果你觉得自己还没有知见,你就“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”。举个简单例子,你知道自己,觉得自己很懂了,你这个人还有很多不懂,你是无明;如果你今天觉得自己很          ,跟谁都好好地    ,三人之中必有我师,十步之内必有芳草,你用这种心在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、在          ,你一定会           
的。


有几个人啊,骄傲得不得了,以为你什么都懂,我告诉你,山外有山,天外有天,好好           自己的身段,好好学,所以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。一个人想明白,开悟了,就涅槃了。涅槃并不是说死了,涅槃是           ,涅槃就是          地开悟,不会死的,人不会死的,永久地开悟,他的           不死。那么怎么样来开悟即涅槃?就是要永远要知道,自己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,我还不懂,我还没有懂得这些,我还不了解,那么知见无,开悟即涅槃,那么开悟才能变成涅槃。


所以要         度化众生,随机度化众生是什么?有          了就去帮助别人,有机会了就           众生,就是这样。众生在学佛当中           不断,其实他们悟性都有的,你有时候跟他们一               ,他们就能开悟、             ,就是能够开悟、醒悟。其实有些人都修得不错,但是你要帮他一点,他可能就            了。

 
所以很多人在哭、在难受的时候,你有时候一点拨,他就明白了,他不笨的,他们都有             的。所以对家里的孩子,我们对他们的教育,都要教育成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,每个不要贪和争。我们经常说“上游”,“上”就是往上走,“游”就是过去说我们游走于世界,游僧就是这样,到处去           ,就是到处去游走,               的游走就叫上游。所以现在很多话,都是过去佛经里边有的,有一句话叫“力争上游”,其实是          里来的。有的时候连自己为了今后将来,你想怎么样怎么样,你都不要去想,那么这个就是——在            当中            
地上游。




更多广播讲座笔记


白话佛法学习 - 书籍、音频、视频全了



*以上编辑与排版如有任何不如理不如法的地方,请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慈悲原谅!请龙天护法菩萨慈悲原谅!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如您需要结缘学佛资料,或有任何学佛疑问欢迎长按添加以下微信二维码咨询

学佛微信:GuanYinCDD



防失联、更多精彩【点击】下图


防失联【点下图】安装APP苹果|离线|安卓



【点击下图】进入【资料大全】





文章推荐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慈爱心灵

GMT+8, 2024-6-30 15:43 , Processed in 0.083309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慈爱心灵 X3.4

© 2001-2020 慈爱心灵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